学生论文致谢,影响导师晚评职称一年?网友:你导这辈子抬不起头 下午2时 2025/05/03 作者 机器学习算法与自然语言处理 MLNLP社区是国内外知名的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社区,受众覆盖国内外NLP硕博生、高校老师以及企业研究人员。 社区的愿景是促进国内外自然语言处理,机器学习学术界、产业界和广大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和进步,特别是初学者同学们的进步。 来源 | 中国科学院大学、知乎、科学网博客等 大学毕业论文的最后部分,就是致谢。致谢,顾名思义就是“致以感谢”。一般情况下,学生会在致谢部分表达对老师、同学朋友、父母或者自己等人的谢意。 每一年,都会有一些博士论文致谢因为写得好而被大家广泛流传。 比如,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博士论文的致谢,作者在文中回顾自己一路走出小山坳,和命运抗争的故事感动无数网友。 我走了很远的路,吃了很多的苦,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。二十二载求学路,一路风雨泥泞,许多不容易。如梦一场,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。 因致谢引起关注后,黄国平还被学校邀请在毕业典礼上给同学们做演讲,分享科研经验和人生感悟。 致谢字数没有严格限制,一句话也行,几千字也可,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,但是,不管怎么写,不管写成什么样,“致谢词”都要真诚、得体,不然可能给自己或者他人造成不好的影响,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 这份致谢上只列出了要感谢的人的名字,还特别强调“按姓氏笔画排序,排名不分先后”,此外,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,真是别具一格,惜字如金。 中山大学的一硕士论文的致谢就是另一种风格。全文不算标点符号480字,感谢了导师、母校、家人、同学朋友和自己,每部分都有感谢和祝福,每句四字,一行四句,文采斐然,表达深沉,算是用心之作了。 不用心显得敷衍,有时候用心太过也不好。 比如湖北武汉某校的一个学生写的。据说导师还因此受到了连累,这个致谢词也被当作了反面典型。 学生在论文致谢里写:老师拥有“天使的脸蛋,魔鬼的身材”,后面还说遇到老师就像“贱妾逢良人”,虽然老师是女性,这个说法也不太妥帖;后面的就更不像话了,“老师若病,我侍药”,老师真病了,你只怕忙工作忙得不见天日,怎么去陪伴老师,能去看望一下就了不得了,不要太夸张,太夸张就显得矫情,显得虚假,再细想想,这句话竟不像好话了。 有人形容这篇致谢写得跟《红楼梦》似的,满纸都是荒唐言。有人开玩笑说这会让导师这辈子抬不起头来。 所以一篇小小的致谢,虽然是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。但也有一些写作规范需要注意,倒不是真的什么都可以写。 论文致谢最好怎么写? 首先注意一下以下这些细节: 是否写真实人名。有的学校有明确要求,致谢中不能提到任何老师的姓名,大概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夸大其词、避重就轻、厚此薄彼等现象。 是否感谢女友或者男友。不少人反映,曾经感谢的人后来成了前女友、前男友,想起来就挺尴尬的。 用语是否得体。致谢也是论文的一部分,将被多位老师看到,表达不得体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。 感谢哪些对象。如果要感谢具体的人或者事物,最好不要漏掉导师。一个学生在致谢中感谢了家人和狗,却没有感谢导师,还被盲审专家指了出来。 慎写一句话致谢。不是说写一句话一定不好,而是只写一句话并不好写,写着写着就有可能像在调侃戏谑、在藐视一切,还会让人觉得你就是想偷懒,写得不好会被导师要求重写,那不如用点心多写一点。四川一个学生只写了一句话,然后被答辩老师说“阴阳怪气”,但学生有没有阴阳怪气很难说。 最后,我们再着重谈谈向谁致谢这个事。 向谁致谢? 致谢是有轻重和顺序的。对于硕士或博士论文,致谢的对象分为两类: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,或专业致谢及个性致谢。自然,向专业人士、直接帮助过指导过你的人、或团队的致谢是首要和至关重要的,这是你成长的基点和摇篮。 在你工作中,给过你重要的帮助,而在致谢中,你有意或无意疏漏了他们,不向他们致谢,这无疑是对他们为你所付出的一种否定。简单说,这不仅不公平,甚至涉及到道德层面的问题。严肃地说,某种层面上,这会影响、甚至会危及你未来的合作、工作和前程。 专业的致谢对象包括但不限于这些人或团体:基金和资金的赞助者,其他教授、研究团队和实验助理,研究的参与者和同事,文章的校对者等。 在实验和工作过程中,和某研究人员发生的小插曲等,都是一些致谢中具体的事例和内容,如果愿意写一句两句的话。然后才是非专业人士的致谢,这包括:合作伙伴、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和朋友,在学术之途上鼓励过和影响过你的人,甚至其他支持过你的人等。 有些大学有专门的‘致谢政策’规定,如只有那些支持和指导过的导师和教授才能出现在致谢名录中的。 一种情况,我们现在存在一些挂名的导师,实际指导教师是其他人。有些同学认为其导师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做什么指导性的工作,是否要向他写致谢呢?毋庸置疑,这一定要写的。 还有哪些方面应该注意呢,见多识广的大家来说说? (文:机器学习算法与自然语言处理)